游行于山水之上,寄居于山水之间 | 成都太和场度假艺术区建筑设计篇


以建筑为山,临水成势,游行于山水之上,寄居于山水之间,以现代的手法打造一幅建筑“山水画”,行于既往的历史,望向美好的未来


上文我们讲到了为源昌集团位于成都的最新文旅力作太和场确立差异化定位:以文旅为基石、艺术为核心,打造西南首座“剧场式、微旅游、轻度假艺术区”,一方集活水生态园+休闲度假+人文体验+文旅商业等于一体的度假休闲欢乐场(点击文字,查看文章详情),围绕着这一核心策略与定位,我们将如何开展从规划、建筑、景观、品牌、导视等一体化设计呢?
太和场,历史为这片土地烙下的最深印记便是项目天赐的案名。“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太和之名,寄托着当地百姓的愿望,也蕴藏着项目的设计理念。
点击查看项目更多
成都,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浓厚的本土文化深深扎根着,又滋养着最新潮的流行文化与国际视野。我们从城市气质中汲取灵感,于在地文化的语境中,通过塑造多元场景开展一场新旧文化的对话,为空间叙事索引,让历史与当下的“对立性”、“共生性”唤醒建筑群活力,如阴阳调和,为度假+文旅+商业+人居的生活模式作出新的注解。

从洞察新生代消费者的审美出发,我们将着力打造具美学与功能兼并的休闲生活场景,规划以蜀山行-思华年公寓-上天街·屋顶商业街-太和码头街-沱水村居·民宿-太和苑设计等多元场域。
总平面图


 
 
“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基于当地的先天艺术DNA,我们从张大千画作中借鉴其流畅自由的线条美,各种画派技法的融合美、碰撞美。如先生在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上进行变化创造,泼洒出半抽象的墨彩交辉意境,我们在空间上以现代的手法打造传统“山水画作”,以建筑为山,临水成势,游行于山水之上,寄居于山水之间。于张大千先生的画作中提取山水形态,以线条化手法运用到建筑形态中,糅合其中色彩加以搭配,应用于墙体、屋顶、以及绿植与建筑的关系上。




项目整体的设计手法可以窥见张大千从仿古临古到中西融通古今融合的过程,在古与今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给予传统建筑自由吐纳的同时赋予场域现代感与生命力。采用红色砂岩、陶瓦、发光瓦、灰瓦、铝镁锰板(金属板)等材质与墙皮肌理形成不同年代新旧景观拼贴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一面望向既往的历史,一面通向遥远的未来。



建筑结合传统的川西民居,遵循当地的林盘形态特点,散居再组合,形成规模,解码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材料,演绎成都艺术与当代生活,将形与意完美结合,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取得权衡,共同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为适应本地湿热气候,川渝地区普遍采用廊坊式、凉厅式街坊制度,并形成场镇统一的建筑风格。在太和场的商业街设计中,我们沿用传统的人形大坡檐屋顶制式,良好的遮阳通风效果,形成独特的社交氛围。以廊道串联起室内外空间,流畅的动线设计增强步行的体验感,让人们可以在室内外街区随意切换,不被天气影响游逛的乐趣。





半个多世纪以前保留至今的张大千故居,荒废多年,庭院内遍布自然植被,已褪色为渐远的记忆,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活动的公共空间与功能。我们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借水成景,通过虚与实的对比,表达过去与现在,将变单一的庭院转变为复合空间,满足文化、艺术展示的多重诉求,使其成为区域内的文化地标建筑。
张大千故居 | 动线分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建筑为山,沿水造景,平地起山谷后,活水如何绕园?下一篇将为大家带来太和场以山为媒、以水为介、因水而生、围水而聚、人水和谐、水陆共生的景观方案。

 
项目档案
地点:四川,成都
面积:360,000㎡
类型:商业文旅化设计|商业街区设计|酒店公寓设计|故居改造|商业综合体设计|文旅小镇设计|文旅旅游度假区设计
服务:空地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定位+商业策划+品牌版图划分+室内设计+美陈设计+商业景观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导视系统设计
 
END

更多消息

文旅商业化浪潮持续升温,景点、博物馆纷纷入局探寻流量新打法

城市更新 | 城市的商业活力如何在存量空间里得到更新

工业旅游 | 远明酱酒全体验式非遗酒厂设计:守五道门,酿匠心酒

璀璨花灯映贵阳,元宵佳节,花果园嗨乐街区盛大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