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6-3331690
以文化为内核,定义湾区“自然+艺术+商业”的全新范式
商业的生长高度,到底脱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厚度。
南山区,作为全国 GDP 率先逼近万亿的行政区之一,以 215 家上市企业、每平方公里 1.1 家的全国第一密度,孕育出腾讯、华为、大疆等全球领军企业,汇聚了规模庞大的科技精英与中高净值人群,天然具备高端消费的旺盛需求与独特基因。

©华润万象生活
#深圳湾万象城(下称“湾万”)二期的落位,正是对这片土壤需求的精准回应——作为深圳第二座重奢购物中心,它并非孤立的商业体,而是深圳湾超级商圈的“最后一块拼图”:通过深圳湾大延线,无缝串联海岸城、后海汇、深圳湾文化广场与深圳人才公园,将分散的商业、艺术、人文资源整合为有机整体,构筑起辐射湾区的超级消费与生活生态圈。
从2008 年代建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到 2017 年深圳人才公园开园、2018 年中国华润大厦启用与湾万一期开业,华润置地以 “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 的战略定位,深度参与并见证了后海片区从滩涂之地到超级总部商务区的华丽蜕变。
▼深圳湾万象城一期

©重金求包子
2025 年 9 月 30 日,湾万二期正式开业,成为华润万象生活 2025 年的第 10 张重磅答卷。在一期基础上,二期实现商业形态与文化空间的双重进阶,标志着项目从“高端购物中心”向“国际生活方式目的地”的战略转型,践行“从湾区,向世界”的品牌主张,开启全新发展篇章。

©luckskywalkerc
空间布局上,对标全球大型综合体的运营逻辑,将原一期区域明确为“A区”,新增B区、C区、D区三大核心板块,构建“连接自然、促进交流” 的国际化都市生活场景。

©花花的火星人
通过“空中-地面-地下”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商业与城市空间的无缝衔接,让高端消费客群、家庭休闲群体、艺文爱好者均能找到专属匹配场景。

©华润置地

©ΚΛΙ_
建筑采用“三廊五院”的创新形态,融合盒子Mall与院落式街区,创造出开放、舒适且充满自然气息的空间体验。地面和地下通过错落布局的店铺与休憩区,打造“日间社交、夜间赏景”的院落空间,让商业体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容器。

©ShenzhenLOOK

©华润万象生活

©雪戈

©湾区商业新纪元

©CC逛深圳

©KK_Ryan

©紅旗大哥
地面层重点打造的两大标志性场景——WAVE广场与水幕广场。
WAVE广场以世界级水景THE WAVE为核心,与春笋地标在灯光下交相辉映。开业及国庆期间,联动好莱坞顶尖特效团队Territory Studio,通过全息投影与前沿视觉科技,融合水、光、音打造沉浸式展演,勾勒深圳发展脉络,成为城市夜空下的梦幻焦点。

©13_Yan

©图源网络

©素水 SUSHUI

©Little_UU
水幕广场以“春风的褶皱”为灵感打造金属纱帘水幕,成为艺术与商业结合的重要载体。定期上演AI烟花秀、BAY MUSIC、BAY TALK、光影秀等活动,吸引大量市民驻足观赏,成为拉动客流与消费的重要引擎。

©素水 SUSHUI

©深圳湾万象城
地下“绿谷”空间以山谷起伏的形态设计,围绕餐饮业态构建多元聚会场景,实现商业向自然的过渡,延长消费时段,成为人气爆棚的城市社交客厅。

©紅旗大哥

©肉

©村口卖蛋

©沙湾公园小韭菜
建筑场景以柔和通透为基调,大量运用弧形元素取代生硬棱角—— 从入口穹顶到连廊弧度,每一处曲线都传递出治愈感;摒弃过度的装饰,专注以高品质用材呈现简洁优雅的质感,实现自然与商业的共生。

©沙湾公园小韭菜

©图源网络

©KK_Ryan

©沙湾公园小韭菜
局部采用极具艺术感的多面镜面金属材质拼接设计,通过不规则的几何形态与镜面反射,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出未来感与艺术感兼具的商业空间氛围。

©KK_Ryan

©ES
湾万二期推出全新品牌Slogan「BAY TO LIVE」,以深圳湾为锚点,构建「BAY TO EXPLORE 湾区纽带」「BAY TO ART 艺文绿洲」「BAY TO LUXURY 新奢体验」三大核心定位,8.7万㎡的商业面积,迎来近300家全新品牌的入驻,与一期共同组成500+品牌矩阵,其中超120 家为首店,以旗舰规格、首发形态与深度体验构筑活力商业生态。

©华润置地
B区:重奢进阶 + 艺文赋能,引领生活美学
延续一期奢华调性,汇聚爱马仕、Burberry(一期迁移升级)等重奢品牌,新增杰尼亚、M ESSENTIAL 华南首店、ÄNGLE安格概念空间店、POEM 华南首店、UMA WANG 全国最新形象店等设计师品牌,丰富生活美学体验。

B1层还有“马丁•帕尔:简明扼要”摄影展华南首展,呈现近400幅跨越帕尔50余年摄影生涯的代表性作品,让湾区观众既能看到世界摄影史的经典,也能找到熟悉的文化符号。
©深圳湾万象城
另外,Hi艺术hiart space策划的“2025新雕塑——过去未来时”同期开展,十二位新锐艺术家带来数十件雕塑作品,融合经典与科技,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艺术能量。

©雯子

©困德耀斯
地下层则聚焦科技与生活方式探索,数码领域引入拓竹科技全国首店、IQUNIX 等品牌,精准触达科技爱好者;

©Weekender+

©图源网络
餐饮集结蓝瓶咖啡、tea'stone、铁手咖啡、青春朴门、山本屋、麻布满天星等热门选择,营造轻松的休闲社交场景。

©BlueBottleCoffee蓝瓶咖啡

©NicNic

©食有青年jimmy

©小鲁

©levelidea

©NicNic
C区:轻奢补位 + 多元社交,完善高端生态
C区被南山路分为东西两地块(二楼连廊连通),东侧汇聚 Jim Choo、MaxMara 等轻奢品牌,西侧引入 BOSS、Giorgio Armani、Coach 等。同时构建完备的国际美妆护理矩阵,彻底补齐一期奢侈品业态短板。

©深圳湾万象城
地上层融合购物、休闲与水幕广场,集结 KURASU 咖啡、华南首家 Grid Coffee PRO、挽肉と米、闻绮 Venchi 等热门餐饮,打造多元社交目的地。

©KK_Ryan

©Grid Coffee

©奶油

©挽肉と米

©村口卖蛋
D区:户外潮流 + 科技体验,链接年轻客群
主打日常消费与潮流体验,汇聚HOKA、On 昂跑、MAMMUT、 FILA GOLF、迪桑特等 20 余家高势能户外品牌,致力于打造华南高品质户外运动消费目的地。

©深圳围挡观察员
地下层则主打生活方式业态,集结潮流零售、特色餐饮、数码3C等多元品类,汇聚一众色彩缤纷、充满活力的零售品牌,精准触达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与生活方式需求。

©图源网络

©深圳湾万象城

©深圳Plus

©泡泡玛特 POP MART
引入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不仅展示前沿产品,更打造未来感 AI 游乐场,涵盖触摸式人工智能、电竞对战、影音娱乐等体验,搭配 “AI 灵感 Café” 机器人特调咖啡,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图源网络
作为“艺文绿洲” 核心定位的落地,湾万二期开幕同步启动 “深圳湾艺术季”,呈现 6 大艺术主题、100 + 场艺文活动。除室内展览外,“致敬马蒂斯艺术之旅” 户外公共艺术展随机分布于各个区域,让消费者在购物动线中自然邂逅艺术,实现 “艺术即日常”。

©深圳湾万象城

©肉
2026年预计开放四大文化场馆,包括沉浸式剧院、数字艺术中心、创意学习中心、深圳湾美术馆,文化艺术空间规划的面积和商业功能区面积达到了1:1的体量配比。
未来,项目将持续引入国际剧目、顶级展览、人文讲座等内容,联动时尚品牌资源,让艺术与购物、休闲、社交无缝交织,真正实现“文商无界融合”。
▼深圳湾美术馆

©紅旗大哥

©Vincent
湾万更将与仅一路之隔的深圳湾文化广场深度联合,共同打造城市文化新客厅。
深圳湾文化广场(11月1日正式开放),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万,由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华润置地代建运营的重大文化设施,由北馆、南馆和主题馆组成,设有设计艺术展览、未来设计学苑、多元文化空间、跨界社交聚落四大功能场域。

广场以“开放、品质、生长”为理念,向世界发出“为未来设计 Design for Future”的精神宣言。设计以“水落石出”为核心理念,将建筑化作地景的一部分,九个石状建筑散落于城市与海湾之间,建筑主体隐入草坡屋面下,形成自然、建筑与城市融合的开放景观。

©朱雨蒙

©深圳湾文化广场

©杰杰杰弗里
空间组织上,采用了“功能嵌入自然”的策略。展厅、图书馆、咖啡厅、学术报告厅等功能空间均被嵌入地下或半地下,首层则以通透的玻璃界面与城市对话。下沉庭院与屋顶绿地构成了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使建筑不仅是文化的容器,更是城市生活的发生地。

©双下巴女孩 he 游泳圈男孩

©MAD马岩松

©双下巴女孩 he 游泳圈男孩

©紅旗大哥

©mmm
馆内展览设有常设、主题、国际三大展区,下设九大主题展厅,既放眼全球视野,又深耕本土特色,内容涉猎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构建起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的展览体系,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艺术盛宴。

©深圳圈子

©牧尘
结语
与其将湾万与同根同源的深圳万象城反复对比,或许更应该将眼光放在战略层面,将其视为深圳湾超级商圈的“价值闭环”—— 它以空间为载体,融合自然、艺术与商业;以文化为内核,链接在地基因与国际视野;以体验为核心,重构消费与生活的关系。
从单一商业体到“商业+文化+生态”的复合型目的地,湾万二期的启幕,不仅完成了超级商圈的最后一块拼图,更定义了湾区国际生活方式的全新范式。
本文由空间印象编辑撰写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