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6-3331690
从索尼公园改造,看当下存量改造、城市更新的新思考
日本银座,一个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它象征着日本的繁华,创造出日本经济的巅峰,老牌百货、精品、高奢大楼鳞次栉比,感觉身处银座,连呼吸都需要花钱,这里更是购物和享受的天堂。
©WZEPHYRUS
日本旅游业近年来更是节节攀升,根据房地产服务世邦魏理仕(CBRE)的数据显示,2024年东京银座临街店铺租金上涨至25万~42万日元每坪(约3631.36元~6100.69元/㎡),就在这么一个寸土寸金的银座,一直以创新著称的索尼,将旧建筑“废物利用”做了一个与科技无关、绝对纯粹的开放式公园。
2025年1月26日,银座索尼公园(Ginza Sony Park)盛大开业,目标是为城市和市民带来节奏,营造一种开放感,让人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并提供多样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重建索尼大楼的项目,建立于1966年的索尼大楼是基于“向公众开放”的理念而建的,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早已成为银座的地标性建筑。
索尼大楼是由索尼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于1966年创立的,由日本知名建筑师芦原义信设计,早在59年前索尼便致力于建立城市公共空间,在银座数寄屋桥十字路口对面的街道拐角处建造一个33㎡的“索尼广场”,创始人盛田昭夫称这个空间为“银座花园”,历年来举办各种季节性活动。
直到2017年,索尼决定对当时的索尼大楼进行前所未有的两个阶段改造,希望在寸土寸金的银座创造一个全新空间,为了延续创始人的愿景,迎接下一个50年,将“银座花园”重新定义为“银座公园”,为银座市带来了新的节奏,并允许更多样丰富、更自由的享受方式。
银座索尼公园的第一阶段是一项独一无二的实验,在拆除过程中将场地转变为公园,不是立即建造新建筑,而是改造成一个对公众高度开放的开放空间,在一期的这三年内大约迎来了854万名访客。
一期最受关注的便是在屋顶由植物猎人西畠清順(Seijun Nishihata)所打造的AWO GINZA TOKYO,仅营业两年,用作植物销售。在这期间,游客不仅能享受植物带来的松弛,也可以购买它们,索尼公园、植物猎人和游客共同打造出索尼公园的景观。
B1是潮流时尚的打卡地,共引进三家零售店铺,分别是由藤原浩和荒木信雄联合打造的THE CONVENI便利店、Ginza Sony Park纪念品商店、GEN GEN幻象(餐饮店)。
B2分为两个区域,一半是艺术画廊,一般是临时搭建的动感旱冰场,这里一整天播放着动感的BGM,让人们充分感受艺术、音乐、动感的乐趣。
B3是索尼展现科技、创新、先进的空间,这里为游客提供索尼最新的研究成果体验。
B4是开放式LIVE与餐饮的结合区域,每周五邀请不同表演者演出,且不接受预定不公布预告,将神秘感直接拉满。
2022年开启索尼公园第二阶段改造,直到2025年开幕,伴随索尼公园开幕的第一个创意互动项目“索尼公园展2025”,由6位艺术家根据索尼6大业务“游戏、音乐、电影、电子、半导体、金融”为主题共同制作,将其转化为“旅程”、“科幻”、“诗歌”、“社交场所”、“街头文化”和“森林”主题,为其半年。
展览期间的导视系统是由色部设计研究所设计,它与索尼“创新”理念相符合,结合公园松弛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精美地表现了展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字符在楼梯、墙壁和天花板上流动时部分变形,连续的字母充满街头感,看似随性的组合却创造了一种没有浪费的统一感,同时保持了具有出色设计感的层次信息的相互关系。
“留白”和“活动”可以说是索尼公园的基本因子,这也直观地体现了索尼现任社长永野大辅所强调的:做别人不做的事。
Sony Park是为改变城市形态而存在的,是为人们带来自由美好的生活绿洲而存在的,至于销售的事就交给Sony Store吧,因此,在繁华的银座临街,包围着索尼公园的是各类高奢大楼、东急广场、朝日新闻大楼的情况下,索尼公园留白空间与商铺比约7:3,相比于高奢,索尼公园似乎更加“奢侈”。
索尼公园大面积的留白空间用于各类艺术展览、快闪、音乐表演、活动等,让游客自由使用,在这里散步、用餐、休息、放松、享受,同时以“What’s the SONY”和“What’s the Park”为主题,每次持续1至2个月让人们能够免费享受最新音乐和艺术。
同时利用索尼集团6大业务资源,让当下日本最流行的艺术家、音乐人、时尚人等汇集于此,为人们带来独特创意的活动,每一层的店铺和活动都是限定的,没有长期的租约,也没有固定的店面。
最终形态的索尼公园不仅继承了索尼大楼的“开放”理念,同时延续了建筑上的独特形式:垂直长廊和交汇建筑。
项目建筑基本信息
场地面积:707.42㎡
建筑面积:584.75㎡
总建筑面积:4,357.49㎡
结构材料: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为钢框架)
楼层:五层地上楼层和四层地下楼层
高度:33.863m
银座索尼公园整体建筑采用钢框架混凝土结构,地上五层,地下四层,大约是“银座的建筑物高度限制为 56 米”中规定的一半,它的高度被故意设置得很低,以便在这个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创造一种新的开放感和一种新的景观。
空间整体以裸露的混凝土为主,简单且近乎原始的质感,由于索尼公园与周边建筑相比矮了一截,因此在空间上会尽可能地打开,让自然光线充分进入建筑内。
层叠的楼层被称为“花瓣结构”,以有效利用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这个结构将地上楼层通过一系列相连的下层楼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垂直长廊,以动态的方式将外部的地上环境引入,连接从第三层地下楼到第五层的所有空间。
索尼公园没有明确划定内部与外部,将建筑融入城市,让游客尽可能自由进出,模糊与城市的界限,地下楼层与地铁大厅和银座最大的地下停车场之一直接相连,让城市功能有机地链接到建筑中来。
在当下快节奏消费的生活中,索尼公园作为重建更新项目,放弃盈利为主要目的,“奢侈”地将其改造成索尼的“高价广告”,独特的运营模式和设计理念,为当下存量改造、城市更新的项目带来新的思考,正如永野大辅所强调的:索尼公园是一个平台,而非商业设施,它不是为赚钱而存在的,而是为塑造索尼品牌形象,为改变城市形态。
本文由空间印象编辑撰写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ginzasonypark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